在国家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等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实现产品制造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载体,其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近年来, 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数字化的不断推行,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一直保持 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达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8.96%。预计2022年产值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31万亿元。
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 并开始大量应用5G、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数字挛生、工业互联网等相 关技术。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制造业中所起到的 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各省市也在相继推进政策加快智能制造行业 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成本上升,国家近年发布多项政 策支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行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 深刻影响。各省市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加快智能制造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制造业中所起到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一、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21年4月14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 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设计、材料、生产制造、 装备、供应、管理、标准以及相关软件、硬件等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明确 的目标。提出了 “六大行动”,即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领 航行动、行业数字化网络改造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 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动。提出了“两大目标”,即到到2025年,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 型。这份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出了政府未来将加大发挥统筹规划、引导力度, 进而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当前,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 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 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 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务委员会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出了方针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又对信息通 信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当前我国数据中心还面临布局建设不优、 算力算效不足、能源利用不充分、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引导传统数 据中心向具备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的新型数据中心演进。在 上述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行动计划》,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统筹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推动解决现阶段短板问题,打造数据中心高质量 发展新格局,构建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
《行动计划》以2021年和2023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了分阶段发展量化 指标,引导传统数据中心向新型数据中心演进。为科学衡量数据中心产业发展 水平,加快把体量优势变为质量优势,《行动计划》强化了新型数据中心利用率、 算力规模、能效水平、网络时延等反映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弱化了反 映体量的数据中心规模指标。
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出台《5G应用“杨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实体经济主战场,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统筹 发展和安全,遵循5G应用发展规律,着力打通5G应用创新链、产业链、供 应链,协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标准融合,打造5G融合应 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 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 IT (信息技术)、CT (通信技术)、OT (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 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 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四、 《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 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 发展规划》,保持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促进产业基础 再造提升和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特发表北京 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其中提出了十六项措施。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民营、外资企业及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投资符合 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 领支柱产业,做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 能环保等“北京智造”特色优势产业,抢先布局光电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 息等领域未来前沿产业。
整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及土地、用工、能耗、排放等数据,分区域、分 行业建立要素资源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提高项目准入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精准匹配。制作产业地图,发布各区(含北京经济技术 开发区,下同)产业布局、工业用地分布、厂房楼宇点位、项目准入标准等内容, 促进项目与要素资源、政策措施精准匹配。
五、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2021年)的通知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的重要指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 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制定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 作伙伴计划如下:选取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是指为 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供所需各 类要素资源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关键软件领域、信息 网络基础设施领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行业组织领域、智能制造人 才领域、智能制造金融服务领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领域。
指定主要任务:建立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目录。广泛征集遴选省级智 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形成要素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伙伴群,建立良 好的智能制造生态环境。根据产业基础、智能化需求迫切程度不同,分集群分 批分类建立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目录,并予以公布,对目录实行年度 动态管理。加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各类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重点强化针对各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智能制造资源整合及整体解决方 案供应能力建设,成为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中的主要纽带和关键节点。加强 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各战略性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交流合作,推动资 源共享互通,共同打造开放性更强、供需衔接更紧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圈。开 展智能制造生态合作需求对接。调研产业集群智能化改造需求,对相关信息进 行汇总、分类及分析后,推荐给相关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建立相关信息 的跟踪反馈机制,推动供需双方进行有效对接。针对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主要集 聚区,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进集群专场活动,提高智能制造服务产业集群的整体性和精准度等等。
六、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城是上海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 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 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 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必须把新城高水平规划建设作为一 项战略命题,抓住“十四五”关键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从 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上海2035总体规划”为引领,着眼 于谋划超大城市整体战略布局和城乡空间新格局,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定位,统筹新城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将新城建 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 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 支撑点。
七、 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主要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全国的领先地位 巩固提升,实现创新高水平、制造高效率、供给高品质、结构更优化、区域更 协调、环境更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一流自主品牌领军 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先进制造 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 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更加协 调,有力支撑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基本稳定,重点先进制造业 集群和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 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8.5%、42%,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2%以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 术瓶颈,在若干领域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技术创新、标准引领的策源地。
数字转型铸就新动能。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规模以 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普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重10%以上,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制造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绿色安全低 碳技术装备普遍应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 2020年降低17%,鼓励部分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重点行业和企业绿色安全生 产方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壮企强企取得新成果。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大中小企业协调 融通发展,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达到3000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自主品牌企 业。
八、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2021-2025年)》
战略重点: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我市制造业规模优 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支柱 产业提质工程,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互动发展,培育打造万亿级电 子信息、五千亿级汽车、三千亿级装备、六千亿级材料、五千亿级特色消费品、 千亿级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构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核心支撑。
增强制造业创新整体效能。强化创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 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健全制造业研发创新体系, 丰富新应用场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开展体制机 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 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围绕产业集群建设方向梳理重点产业链条,分 链条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全面提高基础领域 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补链强链,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提高产业 链供应链韧性和根植性,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转型发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植入 渗透,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 本性变革。加快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 度,提高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更加突出人的作用,促进劳动者更多参与制 造技术的设计和部署,加强劳动者人机协作等技能培养和提升,提升工作环境 的安全和包容性,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人的全面发 展相互促进。
九、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发展生态更具活力, 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重点标志性产业链韧性、根 植性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形成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知名 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球先进制造新支点。制造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 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优势产业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质量和效益 达到领先水平。
全球智能制造践行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 智能制造群体不断壮大,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实现根本性变革。
全国创新驱动新典范。制造业创新投入强度保持全国领先,高能级创新平 台体系加快构筑,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加强大,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全国绿色制造标杆地。制造业碳达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结构绿色升 级、产业结构低碳调整、生产方式低碳循环成效显著,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
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省。全省营商环境便利度大幅提升,制造业成本持续降 低,政策设计和实施方式与国际接轨,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十、福建省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重点行业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数据要 素实现有序流通和深度开发利用,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开 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加快形成,数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 质量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一、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智能制造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
主要目标。到2025年,构建以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高级化为“点”,车间、 工厂、产业链多层次全链条智能化为“线”,智能制造区域发展协同化为“面” 的“点线面”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省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模式广泛推广应用,基本构建起企业梯次发 展、产业链条完善、公共服务齐全、产用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具体目标:
创新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每年培育
30项左右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备。编制一批智能制造标准,每年培育10家左右智 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等领域 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应用水平和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每年培育20家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建设10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重点领域和行业智能 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20%以 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3%以上。
十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
到2023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 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 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数字化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推动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 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培育一 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 设施,5G在工业领域深化应用,建成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初步构建健康有序的标识解析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领域关 键技术,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引进培育500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打造5家左右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左右特色专业型工 业互联网平台;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到202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显著提 升,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 提质增效,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大中小 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精彩评论